瓷器上的水墨中国———清晚民初浅绛彩瓷
发布时间:2013/5/9 点击次数: 5275

汪藩:一路春光图镂空帽筒(苏州古玩城)

  “浅绛”起源于元代,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,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,以淡赭、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。而浅绛彩瓷中的“浅绛”则是特指晚清至民国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,即在瓷胎上绘出花纹,再染色以淡赭、和水绿、草绿、淡蓝及紫色等,经低温(650-700℃)烧制而成的一种特有低温彩釉。从同治、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,浅绛彩瓷将中国书画艺术的“三绝”———诗、书、画,表现于瓷器上,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起来,从而创造了瓷画的全新面貌。
  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为浅绛彩的“黄金时期”。这时的浅绛绘师名家辈出,蔚然成风,如程门、汪藩、王凤池、俞子明等。浅绛彩瓷器的书画水平得到了空前发展,留下了不少佳作。到了光绪末年,外国进口颜色鲜丽的洋彩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,很多人都致力于复烧各种彩釉。民国初年时,浅绛彩瓷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,为粉彩所代替,从此景德镇再无人能画浅绛彩。
  这对浅绛彩“一路春光图镂空帽筒”现藏于苏州古玩城浅绛客次,为汪藩所作。(汪藩,字介眉,号梅庄居士,擅人物及花鸟,流传作品较多。)该对帽筒为直身筒形,口沿描金,下承圈足,每器高29厘米,口径12厘米,上绘花鸟树石,各色花卉鲜艳欲滴,枝叶翠色明朗,鸟儿栩栩如生、灵动有加,形象地描绘了阳春时节鸟语花香,春光明媚的图景。整体色彩清幽绚丽,用笔挺健流畅,画意清新雅致,观之十分有意境,并上附题识“仲倍大人清鉴,介眉汪藩谨绘”,可谓颇具收藏价值。

 
下一篇:明末清初黄花梨圈椅
上一篇:蜜蜡的前世今生及鉴别方法(图) 返回>>
 

企业邮局 | 后台管理

版权所有: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0255号 技术支持:仕徳伟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