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四大名砚之端砚(图为清乾隆端砚)
发布时间:2013/3/15 点击次数: 4938


        端砚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肇庆市。它是中国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品,与安徽歙砚、甘肃洮砚和澄泥砚并称为中国“四大名砚”。
据史料记载,端砚始于唐代武德年间(公元618~626年),历史悠久。制作端砚的端石出自于肇庆东郊的烂柯山一带。端石石质细腻纯净、娇嫩滋润,用其加工成的端砚具有“秀面多姿,呵气研墨,发墨不损笔毫”的特点,历来被人们视为文房至宝。
        端砚的加工制作要经过采石、选料、雕刻、配盒四道工序。其中采石和雕刻是最重要的两道工序,要求极为严格。采石过程中不得使用炸药爆破,全靠手工操作,尽可能使采出的石料完好成材。雕刻要依照石材的特点构思施艺,注重立意、砚形和雕工。砚的四周多雕刻有云龙、花鸟、飞禽走兽、人物山水等图案,雕刻刀法上分深刀、浅刀、细刻和线刻几种。此外,端砚的配盒也十分考究,多以紫檀木、花梨木、红木等制作。
        端砚的样式多种多样,制砚艺人们在保持传统技艺和特色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,开发出一系列精美实用的新产品。包括各种实用的淌池砚、单打砚、斗方砚以及融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雕花长方砚、雕花天然砚等。近年来,为适应大量出口的需要,还开发出一批传统仿古样式的产品,为端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[1]
编辑本段艺术价值端砚之所以名责,除了石质特别幼嫩、纯净、细腻、滋润、坚实、严密,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、发墨不损毫、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,还与其开采、制作的艰辛有关。一方端现的问世,要经过探测、开凿、运输、选料、整璞、设计、雕刻、打磨、洗涤、配装等十多谨艰辛而精细的工序。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,只能以人工为主。历代栗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,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,从接缝处下凿。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,己属难得。坑道向下倾斜、曲折蜿蜒,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,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匍匐爬行。古人云:“老坑匍匐仔坑斜,采石人同隔世赊。

        刘取紫云烦镂削,千金一砍未为奢。
        端砚经过历代制现艺人的精雕细作,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,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境地,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,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,闻名遐迩。众多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、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。
现今,世界上最大的端砚是“端溪龙皇巨砚”,其长为2.76米,宽2.16米,厚0.21米,重达2吨,被誉为“中华文化瑰宝”,并入选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。
编辑本段起源传说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。不过,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,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,显得粗陋、简朴,唐朝李肇的《唐国史补》云:“内邱瓷瓯,端州紫石砚,天下无贵贱通用之”。
        后来到了唐朝中叶,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,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,久而不起,于是心生疑窦,张网捞捕,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!不过,这块石头十分奇异,上有裂缝,不时发出鹤鸣声响,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,奇石竟一分为二,化作两只砚台,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。消息传开,砚工们纷纷仿制,或各展其艺,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。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。

 
下一篇:文玩寻趣
上一篇:源于中国又有本族特色的日本瓷器(图为明治年间的日本梅瓶) 返回>>
 

企业邮局 | 后台管理

版权所有: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0255号 技术支持:仕徳伟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