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2013年艺术品拍卖四大亮点
发布时间:2014/1/22 点击次数: 3921

       2013年的脚步已渐渐远去,这一年的艺术品拍卖也随之基本尘埃落定。总的来看,各大拍卖行的秋拍总成交额相较前一年大都有所上升,显得较为圆满。

      如果从上海朵云轩第一次在内地组织拍卖算起,中国艺术品拍卖至今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。期间,曾有过商业资本的大举介入,造成艺术品价格一度失控地狂飙,相比之下,人们对艺术品本身的认知和诠释却十分苍白,可以说,那是一个近乎疯狂的时期。如今,当初的狂热已经渐趋平稳,古玩艺术品市场似乎少了此前的粗粝气息,而逐渐迈向成熟。买家愈加理性,不过泡沫依然存在,但同时,尊重历史,尊重学术的价值也正在得到认同。

在这过去的一年里,艺术品市场大致有四个点令人印象深刻。其一,以苏轼(传)所作《功甫贴》为代表的关于艺术品真假鉴定的争议,让人们感受到文物鉴定之难,撇开专业眼光的高低不论,一旦牵涉到商业利益和面子,原本简单清楚的事实也就会越搅越混;其二,以佳士得在华设立独资公司为标志,海外大拍瞄准中国市场的潜力而来,而中国藏家则期待着它能为内地拍卖带来一些不一样的风景,或者其相对规范的操作模式能够为国内拍卖机构提供一些借鉴。其三,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让“艺术品关税”再次成为话题。国内卖家拍卖成功后,可以选择将牌品留在指定的保管区,但离开自贸区监管后往往需要缴纳关税、增值税等。自贸区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不同于原来的保税区拍卖,又在何种程度上有利于艺术品拍卖尚无明确定论。其四,对于今年的秋拍,在不少业内人士言谈中,“回暖”二字屡被提及。10月,香港苏富比成交额高达41.96亿港元,香港佳士得达成38.2亿港元交易总额。在内地,据统计,截至到2013年12月下旬,2013年拍卖总额达572亿元,5000万以上的作品数量有42件。有业内人士谈到:“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两年的调整后,逐步走出前期低迷的状态,市场信息渐渐得到恢复,已有不少新买家进入市场。”

 
下一篇:2013中国在世艺术家成交额TOP10
上一篇:2013年古玩艺术品秋拍市场报告 返回>>
 

企业邮局 | 后台管理

版权所有: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0255号 技术支持:仕徳伟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