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出去了,又买回来——一套瓷板画的收藏之旅
发布时间:2013/2/5 点击次数: 4758

        挂墙上的不都是画,也可以是瓷。
  瓷器在中国工艺文化中的地位,看看中国的英文名就知道了:China是中国,china是瓷器。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,乃至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符号。中国文化的历史,亦可浓缩为一部部器物的历史,从陶瓷看,便是从陶器渐而进化到瓷、由原始青瓷素瓷渐而掺入各种图案装饰的历史。这个进化的过程,亦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,折射出不同的美学理念。
  宋五大名窑、元青花、明永宣瓷、清三代官窑瓷器……都贴上了天价的标签,俨然瓷器中的贵族。然而很难确切地说,究竟哪个时代瓷器是最美的,因为各个时期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方向不尽相同,或追求器形之完美,或追求色彩之典雅,或追求画面之靓丽;更说不清哪个时代的瓷器最重要,因为它们都曾忠诚伴随了许许多多先人的生活。前朝对完美造型和素色之挑剔追求,到清代已趋式微,渐渐古风不存;但清人也有自己的特色,书画艺术与瓷器的结合,高素质画工的参与程度,都臻及前所未有的地步。
  瓷板画,大致在嘉庆道光之后作为一种独立的瓷器品种,被悬挂在厅堂或书斋墙壁之上。
  画挂在墙上,是为了美,给生活增添情趣。瓷板也是如此。
  画家三笔两笔,信手挥洒,可以潇洒地完成一件字画。然而瓷板画没那么容易,制坯、作画、上釉、烧制,多了不少环节。如此繁琐,何必还要画在瓷板上呢?这便是不同材质的不同魅力:美术是手段,可以画在陶上,画在瓷上,可以刻在竹子上,也可以绣在刺绣上。每一种材料,各有各的味。瓷板画与宣纸画,美感也是不同的。
  不是每一个画家都有缘画瓷板。文人画家即便偶一为之,也是为着份情趣“玩玩”而已,他们脚下的艺术之路终究还是在宣纸下延伸。终生倾情于画瓷板的,大多还是活跃于瓷乡、对瓷器有特殊感情的画家。
  19世纪末20世纪初,对于瓷器是个特殊时代。大清国力衰落,皇家御窑颓败,宫廷用瓷的辉煌就此终结,可意外之喜是当地一批民间瓷器高手陡然脱颖而出。很多人是从御窑厂出来的,本是为官家打工,创作并不自由,也没那些动力,待到恢复自由之身,如同破除枷锁的人得到自主,激发了极大创造活力。
  画瓷器最有名要数珠山八友,他们甚至珠山结社,为艺术而雅集,“道义相交信有因,珠山结社志图新。”放眼整个陶瓷史上也难得这般盛况吧!
  他们那个时代的瓷器和瓷板画,显然已摆脱条条框框,思想的解放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气。看当时瓷器上的画,就是在欣赏高水平的中国画,那画里,没多少匠气,没多少草率,已是十分纯粹的艺术作品。
  珠山八友只是一个时代瓷器艺术的缩影,当时还有很多出色的瓷画家,未见得扬名但着实留下了瓷画佳作。
  江扬经手的瓷板画中,也不乏珠山八友之作,或者同时代其他高手的作品。
  江扬喜欢古玩,很早就养成了收藏精品的习惯。门类很杂,古代象牙、古代玉器、古代瓷器都喜欢,但只买他眼中的精品。多年前在德国NAGAL拍卖会出现一套19-20世纪的四件花鸟瓷板画,江扬一见钟情。当时瓷板画行情并未如后来几年那样雄起,但这套作品精致的画风显然受到了藏家的青睐,最后他花了十多万元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将之购入。
  摇曳生姿、饱满美丽的花卉,清雅而不艳俗。秋虫迎面撞上,觑见同类立即便活跃起来;小蜜蜂拍打着小翅膀向花儿奔去,嘤嘤嗡嗡,仿佛翅下生风;菊花篱落边一个螳螂劲健有力地前进,同时似乎在观察什么。动物的神态都写活了,花叶的细节也不含糊,连秋天叶子边缘的黑枯状态也全都描绘出来。
  虽说瓷板上没有落款,不知何人所绘,但如此画艺在那个时代无疑首屈一指,代表了当时瓷板画的最高水准。
  这套作品带回苏州后,很快被其他藏家看上。因为资金周转之需,江扬还是将之转让了出去。但这套佳作还是让他念念不忘,过了段日子,江扬又加价从藏家手里将它买了回来,即便价格已经是当初拍卖会上的两倍有余。
  江扬的尚艺山房在苏州收藏圈内挺有名了,并在东方等拍卖会上开办了个人专拍。但他说古玩要想做大,最关键的还是发自内心的喜爱。如果不是深入的爱,那便做不好生意,更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藏家。
  如此卖掉又买入的过程,在古玩收藏中并非个例。有时候一件古玩就是一段缘分,很多年不会从记忆里抹去,它仿佛从来没有远离你的生活。http://www.suzhoucurioworld.com

 
下一篇:中华玉雕文化之一窥
上一篇:与张大千结下深厚友谊——古玩级人物入驻苏州古玩城 返回>>
 

企业邮局 | 后台管理

版权所有: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0255号 技术支持:仕徳伟科技